行業資訊
發布時間:2024-01-25 15:33 閱讀量:1912
為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交通運輸行業積極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在貨運物流領域推廣應用,形成了以知識、技術、信息、數據等新生產要素為支撐的經濟發展新動能,多領域、跨學科的融合與創新正在深刻改變和重塑傳統貨運物流發展格局。網絡貨運新業態是數字技術與道路貨運實體產業深度融合的新經濟形態,依托網絡平臺開展貨運經營,實現“線上資源科學配置、線下物流高效運行”,推動了傳統貨運數字化轉型,成為引領帶動貨運物流高質量發展,支撐建設高效暢通流通體系的重要力量。
01
網絡貨運新業態發展特征
網絡貨運政策出臺后,各省(區、市)行業管理部門積極探索,市場主體創新實踐,法規制度、標準規范、監管機制逐步健全,為新業態發展構建了良法善治的發展環境。截至2023年上半年,全國共2818家網絡貨運企業,剖析其發展特征,主要概括為以下四方面:
(一)發展速度快,市場潛力大
政策實施三年來,全國新增2800余家網絡貨運企業,完成運單量5292.8萬單,同比增長23.5%。
(二)資源整合能力強,市場集中度高
網絡貨運企業共整合社會零散運力685.7萬輛、駕駛員577.3萬人,分別占全國保有量的51.3%、35.4%。其中,排名前10位的網絡貨運企業整合車輛占比74.2%,完成運單量占比50.6%,扭轉了道路貨運“多、小、散”發展格局,推動了行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
(三)融合應用程度深,服務領域廣
網絡貨運平臺與駕駛員的合作黏性顯著增強,已成為廣大貨車司機承攬貨源,開展貨運經營的重要載體。據調查,73.4%的貨車司機手機里注冊了貨運App軟件,52.4%的司機通過平臺承攬業務,網絡貨運服務鏈條不斷延長,拓展至多式聯運、城鄉物流配送等環節;服務領域逐步拓展,在生產制造、商貿流通等領域普及推廣。
(四)降本增效成效顯著,服務品質高
與傳統運輸相比,網絡貨運新業態提高車輛利用率約50%,降低物流交易成本6%~8%。企業利用車聯網、AI、智能傳感等技術,進行貨物運輸全程可視化跟蹤監控,通過智能算法自動識別運輸途中的異常事件,提高物流安全運營水平。
02
金融賦能網絡貨運行業發展
網絡貨運促進現代物流與實體經濟跨界融通,提高社會資源配置效率,推動市場主體重構組織模式,為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增強經濟競爭新優勢提供有力支撐,社會價值巨大。我們與工商銀行網絡金融部平臺金融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平臺中心”)開展了多次交流研討,就如何以開放銀行為載體,集成普惠融資、資金賬戶、支付結算等多種產品,為網絡貨運供應鏈上下游相關方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務研究解決方案。主要模式如下:
(一)金融賦能助力網絡貨運行業數字化轉型
平臺中心以開放銀行切入數字貨運市場,從網絡貨運平臺“線上開戶難、多銀行支付難、對賬清分難”的金融痛點出發,構建“數字貨運一體化方案+專屬金融服務+貨運延伸場景”的綜合金融服務方案,提供涵蓋會員注冊、出入金、對賬、電子回單等功能的一站式金融服務,提高網絡貨運行業各參與方金融服務可得性和便利性,高質量擴大金融供給,助力覆蓋數字貨運全場景的生態服務。
(二)融資支持網絡貨運行業健康發展
網絡貨運企業受賬期問題影響需要大量流動資金墊付運費,但由于網絡貨運企業多為輕資產運營,不適應現行基于抵押、擔保的融資策略。為解決網絡貨運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保障貨車司機群體合法權益,工商銀行正逐步打造面向各主體的融資貸款產品,同步我們也在共同研究探索基于多源數據的小微貸款產品,該類產品的上線將有效解決行業痛點,助力行業的發展。
(三)多樣化服務助力貨運延伸場景生態
網絡貨運沉淀了托運、承運、結算等各利益相關方的多源數據寶庫,具備構建以數據為核心生態服務圈的基礎條件。未來,更多優質的市場主體將圍繞網絡貨運業務,構建能源、維修、保險、金融、裝備制造等多元服務于一體的生態服務平臺,實現物流與運輸后市場的深度融合,為助力實體經濟發展提供堅實保障。平臺中心數字貨運一體化服務方案覆蓋高速、加油、汽配、保險、物流園區等車后服務場景中的金融需求,在助力貨運平臺生態融合發展方面具備優勢。
(四)專屬服務矩陣聚焦“貨車司機”權益保障
網絡貨運企業整合貨車司機超過600萬人,關系幾千萬人的安居樂業、美好生活。為踐行人民金融的發展理念,更好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平臺中心圍繞“貨車司機”常年“車輪上、不進城”的職業特點,以數字貨運平臺合作為基礎,以“車”“路”“家”為主線,整合貨運延伸場景資源,打造場景互促、融榮發展的綜合數字金融服務生態。
03
多方助力行業生態拓展
下一步,我們期待進一步深化與平臺中心的交流與合作,立足開放銀行業務基礎,發揮科技優勢,創新金融賦能網絡貨運發展的新路徑,共同推進行業服務方案落地。一是加強行業調查研究,聚焦網絡貨運平臺發展“主陣地”,圍繞大宗商品運輸、快遞快運、港口物流等專業領域開展深入調研,挖掘金融業務場景,完善優化金融服務方案。二是構建“以數信貸”融資模型,創新拓展開放銀行服務模式。構建網絡貨運供應鏈上下游相關方信用評價體系,創新基于信用評價的數字信貸風控產品,系統性解決網絡貨運企業融資問題,助力企業拓展業務規模、增強核心競爭力,更好支撐構建高質量流通體系,服務新發展格局。三是強化平臺建設支撐,推動司機群體金融服務場景聯合。強化在支付、賬戶、綜合投融資等全流程服務支撐能力,深化服務運營,針對“貨車司機”工作、生活特征,開展多樣化服務,做優“貨車司機”綜合金融服務生態,增強“貨車司機”群體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文章來源:交通運輸部